第五百四十三节 贯通欧亚大陆桥 (第1/2页)
中国国防军的第十八集团军、第九集团军已经分别挺进到了叙利亚和伊朗西北部地区。英国人还可以死守西奈半岛,保卫苏伊士运河的安全,但是红俄已经被两把尖刀顶住了下腹部,莫斯科之围虽然已经基本解除,但是德军中央集团军和北方集团军的一部却一直顽强的占据着图拉及周围地区,威胁莫斯科方向,吸引了红俄将近70%的主力部队,南方集团军虽然屡屡遭受重创,暂时无力进攻顿河平原,而红俄南方面军也不过十几万部队,怎么样也不太可能对德国南方集团军构成太大的威胁。
如果仅仅是战场的暂时失利,或许不会让英美俄太过忧虑,但是在中国打出了“民族独立,人民自决”旗帜之后,这对于列强国家的威胁就太大了。例如阿富汗当地武装的加沙耶夫将军与国防军合作,显然并未被阿富汗人视为污点,加沙耶夫顺利的与国内几大部族的长老进行了协商,以部族会议的形势建立了新政权,加沙耶夫也顺利的成为部族会议主席兼任国防部长。加沙耶夫的军队也在接受中国新疆内卫部队训练,将来就是阿富汗的国防军。印度拜真教徒的独立国家建立,印度西北的几个土邦也纷纷独立,在中国的帮助下成立了世俗制国家,在中国国防军的指导下极端宗教势力被清算了,温和的宗教领袖们也不得不放弃对政治的插手。南亚各国对于中国国防军的驻防,也并不反感,也确远不如日、韩两国这般看重。那么,中国占领南亚期间,在当地实行了怎么样的政策呢?无非也就是扶植当地的亲中势力,训练国家官僚和国家军队,打击极端宗教势力和极端民族主义势力。国土安全部和社会调查部的特工也没有少费心,暗杀、爆破、地毯轰炸、定点清除等等手段,几乎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就让英美在当地的势力和传统宗教宗族势力变得无足轻重。
仅用一年半的时间,国防军就打垮英国、荷兰、维西法国等西方殖民者,打败了整个中亚西亚的反中势力,攻陷了二十七个国家或独立区域等地。加上战前已实际控制的南亚三国和西亚的科威特托管区与印度洋诸岛。整个亚洲除了土耳其、西奈半岛红俄控制的部分亚洲领土以及日本之外就都纳入了中国的实际控制范围,一个庞大的亚洲联盟正在形成,战争虽然也席卷了这些地方,但是因为这些国家本身的国防力量就可以忽略不计,而殖民军队则被抽调一空,连有效的拖延都做不到,中国控制这些地区简直太简单了,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中亚西亚在战争中的损失微乎其微。
中国控制中亚西亚,最主要的目的当然是攫取资源,如周仲辅在政府工作会议上所说,“殖民地解放战争的关键,一方面在于确保中国对亚洲地区的战略控制;另一方面在于把重要资源地区收归我方管理和控制之下,由此扩充我方的战斗力量……”西亚地区被视为中国的石油、矿业基地,提供战争所需石油、矿物和粮食。如国防军占领巴林的油田后,扩大开采,太初二十二年生产2961万桶、太初二十三年生产3691万桶。
为方便收购物资,中国的援助团迅速恢复了这些国家的中央银行,发行本国货币,通行与中元的捆绑汇率。例如伊朗在平乱之后就发行了200亿元货币,与中元的汇率固定为1:0.1,国防军来到后,又在当地消费70—80亿元,带来了一次战后繁荣的机遇。
中国国防军两个集团军加上半个航空队就能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背后依赖的可不仅仅是军队本身。中国从一战后不到十年就超过英法美,实际占据世界第一强国的地位,靠的就是超出想象的科技发展水平、强悍的工农业生产能力、稳定的国内政治经济环境。虽然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制造一直受到不公正的贸易壁垒,但是经济危机也无法抵挡技术先进而性价比高的中国货,中国周边的日本和红俄都被中国在建国初期就打的没了脾气,所以中国的周边地缘政治也相对稳定,厚积薄发之下,能取得这种令世人瞠目结舌的战绩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在欧洲战场上,德国就做不到这种碾压的效果。德国的制造业力量的增长速度与红俄的进步相比是非常有限的。虽然对英国形成了一定的优势,但是考虑到联合王国的人口仅为4400万,而德国为8000万。要是算上英联邦其他国家——如排名第八的加拿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制造业能力,德国的优势并不明显。在战前,为了加强对英联邦国家的控制,联合王国就是英联邦国家“唯一的兵工厂”,其他国家的工业生产能力用于军工方面的极为有限,绝大多数军事装备都需要从英国本土引进。在大战爆发以后,以加拿大为首的其他英联邦国家在不受干扰的环境中生产了大量的军事装备用于战时消耗。这方面是德国难以相比的,虽然它的盟国和占领区也有相当的军事工业,但这些地区的军事工业产品中,只有轻兵器、轻型装甲车辆等性能尚可。在德国迫切需要的飞机、军舰、重型火炮等方面,由于技术上的原因,这些国家能够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