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六节 穷兵黩武德意志 (第1/2页)
此时的红俄已经变成了三块各自不相联系的地块,莫斯科周围是红俄最大的一个战略集群,但是也仅仅相当于战前最虚弱的南方面军的三分之二。坦克已经所剩无几,飞机则只能在夜间冒险飞上天空,几乎都是在执行自杀任务,甚至连红俄军一向丰沛的火炮也变得稀缺起来,往往一个主力师仅仅能配备30-50门75毫米以上的火炮,而且弹药不会超过两个基数,机枪步枪甚至不能做到满足大大缩编的红俄军的需要,工人自卫队更是连老掉牙的德莱塞击针枪都派上了用场,唯一还算富余的就是手榴*弹和炸药包了,这也是红俄军为中德侵略者们准备的最后一道甜点。坚强的朱加什维利同志还在指挥作战,但是华西列夫和朱可夫两人也无法让战报变得比外面的阴冷天气更让人振奋。面对三十多万德军和二十三万装备精良,补给充足的中国国防军,红俄军显然没有多少招架之功了,而那十七万人的白俄帝国国防军作为外围支援部队,早就开始磨刀霍霍了,估计农工党占据绝对优势的莫斯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会缺少恐怖元素了。
高加索地区的山地里还有部分南方面军的残余,但是显然他们也只剩下苟延残喘的份了,在第6集团军和多达35万人的大中华共同体属国派遣军的包围之下,还不足五万人的轻武装红俄军这个冬天注定只能在崇山峻岭中和寒风与饥饿作战了。土耳其当然更不能放过这个机会,在11月上旬,四个旅的土耳其陆军作为盟国军队加入对俄军的围剿,甚至揽下了大多数的入山清剿工作,当然他们订购的两千个中国产的塑料运尸袋显然不太够用。
北方的摩尔曼斯克港附近有红俄第23集团军的残部和其他乱七八糟的红俄军,这些被编制表上称之为红俄北方面军的部队还不到2万人,而且除了一个月之前送来500吨面粉的美国货轮之外,他们已经和这个世界隔绝了。德国北方集群的两个中式装甲师和五个党卫军步兵师以及3个旅的芬兰猎兵构筑了一条冰雪防线,任何企图突围的红俄军都将被当做猎物一样被猎杀,而且他们断断续续的知道了距离他们最近的飘着同样旗帜的土地也只有500多平方公里,而且距离他们有800公里之遥,死了心的红俄军队也终于消停了,甚至连被空投来指挥这个方面军的崔可夫大将也不得不在隐蔽部里一面品尝美国面粉的大列巴,一面计算总投降的时间了。
红俄怎么看都是山穷水尽了,但是貌似节节胜利的德国此时也是强弩之末了。德国从一开始就两线作战,东征西讨,战功赫赫的同时也让德国经济背上了巨大的包袱。此时虽然红俄战场看似胜利在望,但是被打的退守伦敦的德军西线部队此时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更可怕的是,赫斯元首突然发现自己国家的战争潜力已经是油尽灯枯了。
在战前德国的制造业力量的增长速度与红俄的进步相比是非常有限的。虽然对英国形成了一定的优势,但是考虑到联合王国的人口仅为4400万,而德国为8000万。要是算上英联邦其他国家——如排名第八的加拿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制造业能力,德国的优势并不明显。在战前,为了加强对英联邦国家的控制,联合王国就是英联邦国家“唯一的兵工厂”,其他国家的工业生产能力用于军工方面的极为有限,绝大多数军事装备都需要从英国本土引进。在大战爆发以后,以加拿大为首的其他英联邦国家在不受干扰的环境中生产了大量的军事装备用于战时消耗。这方面是德国难以相比的,虽然它的盟国和占领区也有相当的军事工业,但这些地区的军事工业产品中,只有轻兵器、轻型装甲车辆等性能尚可。在德国迫切需要的飞机、军舰、重型火炮等方面,由于技术上的原因,这些国家能够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
工人党上台以后,德国的军费开支简直是疯狂,太初十八年时,比同期英、美三国的总合还高出一倍!可以说,德国从30年代中期开始就已经为战争作了大量的准备。这种状态下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是有负面影响的。在1938年,按支出占可动用产品净值的百分比统计,德国用于军事目的的产品净值为16.6%,英国只有7.9%,美国仅有1.5%。也就是说,虽然德国在30年代中后期率先起跑并暂时领先,但它的后劲并不太足。毕竟德国没有足够的矿产资源、海外利益和外汇储备来维持这种高速增长的势头。
德国军备方面的问题,直接来源于西塔拉的战略,因为西塔拉从未预期同大国集团作战,他同样没有预期打一场持久战。他所预料的是短期内通过外交威胁或闪电战来实现他的有限目标。正因为这个理由,德国军备生产的数量不是决定于可用的资源,而是基于这种战略估计的需要而定的低得多的水平。此外,集中生产立即使用的武器,即“广度军备”,正是适应这种闪电战略的策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