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八零小说 >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 第1098章 绊脚石

第1098章 绊脚石

  第1098章 绊脚石 (第2/2页)
  
  “民有智而知礼义,知礼义而天下正……这才是正理!”
  
  “百姓不知礼义,便宜的只会是贪官、庸官。百姓求告无门,只能默默忍受,如此怎称得上盛世?”
  
  “而今我大明富有四海,多有民众背井离乡,去往海外开拓者。若是民智不开,前往蛮荒之地繁衍生息,数代之后,子孙后人岂还能自承华夏后人之身份……”
  
  那士子有几分呆气,摇头晃脑,时不时看看手中的纸张,显然他所说的,尽都在那纸上。已有人上前几步,劈手将那张纸从他手中夺过,而后放到刘三吾前头给众人齐观。
  
  这些纸张上,赫然是一篇文章。只看了标题,刘三吾便是面色一白,心中警铃大作。
  
  因为那纸张的上首,署着这文章的标题和作者署名。
  
  标题:《民智论》;作者:宋濂。
  
  宋濂,而今大明学界几乎是无人能够质疑的泰山北斗,宋濂!
  
  “这文章……”刘三吾情不自禁的攥紧了手中的纸张,声音干涩:“这文章,”
  
  “是何人交给你们的?”
  
  他已经明白了,为什么这些方才还众志成城的士子们,会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就被分化、被分裂。就是因为这篇突然出现的文章。
  
  他刘三吾,确实是如今应天城的新学泰斗。但论声名,却是拍马也及不上宋濂!
  
  他刘三吾,其实是半道出家,在新学昌盛之后,才改学了新学,成了新学大儒……而宋濂,他却是新学的开创者之一,他亲自为新学作著,他整理新学理论,他亲手将新学发扬光大,他可以说是如今天下文人之望……
  
  即便是他刘三吾,对上宋濂,也要执师礼……
  
  天下士子大都心向宋濂,宋濂既在文章里支持开启民智……那么他刘三吾,又能煽动几人?
  
  “回刘师,这文章,却是陛下交由我等传阅的。”那士子道。“无怪陛下竟忽然想开启民智,原来早先便与宋师有过探讨。”
  
  “刘师,这一回,却是我们行事鲁莽了。陛下高瞻远瞩,我等却是险些做了这天下的绊脚石。”
  
  刘三吾只觉得万分难堪,那“绊脚石”等语,就像打在了他的面皮上一般。他翻阅着宋濂的这一篇“民智论”,只见上头,从孔子“有教无类”说起,再到大明这些年来的变化,他在北方的见闻,以及对“天下人皆智”的憧憬,可谓是环环相扣,字字句句鞭辟入里。
  
  显然,这篇文章火候极其精深,怪不得能够煽动走一部分士子的心思。刘三吾定了定神,勉力开口道:“宋师虽才学渊源,但却也难免有失偏颇。”
  
  “开启民智,何等大事?岂能一概而论?从古至今,从未有开启民智之举。”
  
  “轻易尝试,万一败坏了大好局面,我等这一代,岂不是成了华夏的千古罪人……”
  
  “我新学向来讲求‘实事求是’,以我之见,还是当稳妥为上。‘民愚易治’的理论流传了上千年,老祖宗所说的,自有道理……”
  
  见刘三吾开口,周围一众官员们也有人想挽回局面,有人附和道:“刘师所言甚是。”
  
  “此事事关重大,不可一概论之。宋师才学虽高,然国家大事不可儿戏,自当慎之又慎。”
  
  “以我等之见,还是遵循旧日循例,方见稳妥啊……”
  
  “是极,是极……”不断有人点头附和。
  
  “呃……”他们正在这里尬黑这篇文章,那名拿着文章来迎接刘三吾的士子,却是用一种古怪的目光看着他们。
  
  “可是,这此前历朝历代的愚民政策,也不见稳妥啊……朝代数百年一更替,从未止歇。”
  
  “而且,开启民智是好是坏,已经有了定论……”
  
  “胡说!”刘三吾变色驳斥道。“朝代更替,天地之理也,岂能开罪于此?”
  
  “况且,开民智之好坏,何时有了定论?”
  
  “确实已有定论。”面对刘三吾的驳斥,那士子竟是没有慌乱。他从袖中又拿出几张纸来。“刘师且看这文章,这文章,却是周王殿下所作……”
  
  “周王!”刘三吾浑身一震。
  
  若说宋濂是新学的开辟者,周王,就是新学的奠基人……许多的新学理论,皆出于周王之口。即便是他用来煽动士子们的理论,其实也有许多借鉴了这位周王殿下的原话的。
  
  且周王曾任国子监祭酒,在士子之中的名望,可谓是无人可比。他竟也写了文章来……刘三吾劈手夺过,硬着头皮,想要找到些漏洞。
  
  但,周王朱肃的这篇文章,其中并无多少理论。秉持那位周王殿下一贯的风格,这篇文章通篇,只是在摆事实,讲道理,从历朝历代的江山鼎革之中,分析“民智”在其中的作用。
  
  “民智”是教化,也是大义。历朝历代,那些忠臣义士,无一不是开了民智之人。这点纵使是他刘三吾也无法反驳。周王认为,欲图强国,当使天下百姓皆知大义,有教化,则大义自然更加容易流传。
  
  同时,识字,也是强国之策。在文章中举了一个例子,自宋时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以来,已有数百年之久。活字印刷实乃良法,若是使用得当,可使得天下书籍产量达成一个质的飞跃。
  
  可活字印刷,却始终无法普及。天下之书,大多还是要用手抄和雕版。
  
  为何?只因活字印刷,需要工匠排布文字。而工匠多不读书,如何能认得文字?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大多都体验过想要读书,却无书可读的尴尬境地。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书籍的产量太少。只因工匠多不认字,活字印刷术无法普及,天下之书册产量无法提升,使得无数求学之士子欲求一书而无门。
  
  甚至有许多稀有的先人书册,因为数量不多,而就此失佚的。实乃天下憾事。
  
  若是开启了民智,工匠能够认字,活字印刷得以普及,还用担心学子们无书可读、先贤文章无法传续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和离后,神医王妃野翻全京城 十八道金牌追令,开局混沌道体! 苏青玉云奕霄 Apop之我在首尔当外教 NBA:开局满级力量,库里被我惊呆了 娇软美人在末世封神了 龙族:从西游记归来的路明非 赘婿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