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株洲行 (第1/2页)
纹章和范兵兵这场戏算是《海滨之城》重要戏的完结,剧组绝大部分人员开始离开,随后几天,穆云海和吕乐开始补拍一些不需要演员表演的空镜头。
在福清的最后一天,小雨淅沥,格外清爽,春天的气息随着丝丝凉风渗透到小海港每个角落,远处的海鸟翱翔在湛蓝的海面,一直延伸到大海的尽头。
穆云海重放了一遍刚才吕乐拍摄的美景,然后对吕乐做出一个OK的手势,众人开始收拾器材,由于剧组人员都是逐步离开的,剧组并没有举办杀青宴。
两人坐上车,出发赶往福州,车窗外,人们行色匆匆,或是赶着回家,或是忙于应酬,同一条路上承载着各色迥异的心情。
静静的车里,响着王菲空灵通透的歌声,清澈,缥缈,让人沉醉。
一个月的忙碌,现在终于完成了自己首部电影,吕乐嘴角不由露出了浅浅的笑容,然后笑容一下没有控制住,扑哧一下就溢出了声音,但很快就收了回来,重新恢复了认真的表情,“接下来呢?电影你打算自己剪辑吗?”
“粗剪还是交给上戏,我已经和苏乐慈老师联系过了,不过精剪还是要我自己把关,到时候乐哥要是有时间我们一起,有你这个摄影师参与,还是更有把握一些,我可不想出现“美国往事”事件。”穆云海轻笑着说道。
“到时给我打电话,没有特殊情况,一定到场。”吕乐愉快地接受了邀请。
剪辑,这是电影制作工业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简单来说,导演是运用镜头来讲故事,但镜头的运用是有限的,必须通过剪辑来完成衔接,于是就诞生了剪辑师的工作——他们则用剪辑的方式来拼接故事。
一名优秀的剪辑师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而剪辑风格对于电影风格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在世界所有的电影评奖,终极奖项都是最佳影片,也是群雄逐鹿之地。
除此之外,在奥斯卡上被划分在技术部门的最佳电影剪辑奖则被成为“小最佳影片”,是一部作品整体实力的重要证明,在奥斯卡漫长的历史里,绝大多数最佳影片的得主同时都是最佳剪辑奖的获得者。
事实上,在电影诞生之初,剪辑都是由导演兼职的,因为电影本身就是导演创作出来的,他对于镜头的衔接有着最清晰最准确的理解。不过伴随时间推进之后,剪辑师这一职业就逐渐被分离了出来,因为剪辑师和导演还是有所差异的。
剪辑师比导演更加客观,因为他们没有参与拍摄,所以在创作过程最为冷静,他们准确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的决策对电影成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剪辑师必须学会置身于外,把一切当成戏,把每个场景仅作为场景来处理,从而达到最好的效果。
许多时候,导演往往不愿意割舍,希望镜头长一点再长一点,但剪辑师必须坚定自己的想法,果敢地把多余镜头全部剪掉,让电影达到最好的效果。
剪辑师和导演之间既是互相合作,又是互相对立的关系,创作理念和思想火花的碰撞,往往会让二者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敏感。
伴随着大型电影公司的成立,公司为了削减导演的权力,确保电影最终成品的效果,于是支持剪辑师和导演工作分离,然后把剪辑权握在手中,以此来控制电影质量;同时,美国剪辑师工会的成立,阻止了导演的垄断地位,现在在好莱坞,导演被禁止兼职剪辑师——他可以参与到剪辑环节之中,但剪辑的工作必须由专业剪辑师来完成。
在影史长河里,穆云海提到的“美国往事”就是最著名的一部“电影公司握有最终剪辑权而彻底毁于一旦”的作品,电影公司的阉割版让电影变得面目全非、不知所云,以至于导演赛尔乔-莱昂内(sergio-leone)最终郁郁而终。一直到十几年之后,导演剪辑版才重见天日,让全世界惊愕一片。这部作品也被认为是“好莱坞历史上最伟大的失败”。
不过在国内,目前还达不到好莱坞那样的高度,一般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作品绝大多数都是以导演意志为主的。
把拍摄的胶片交给吕乐带去魔都,穆云海打算回老家看望老爷子,今年春节自己太忙了,现在终于可以利用这几天空闲时间回去一趟,到了羊城,下了飞机,他打了个哈欠,坐上铁柱叔来接人车直接往老家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