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甘蔗风波 (第1/2页)
“顾小姐,见字如面,自初见之刻,尔如皎月当空,照我心田。日夜思念,辗转反侧……”
一封书信洋洋洒洒数百字,怎么肉麻怎么来,其中还详细写了自己来到岭南这段时间所作所为,好让顾明珠对自己的态度进一步改观。
反正杨斐脸皮厚,也不管顾明珠怎么想,拿出前世给班里小姑娘写情书的架势,笔走如龙,字里行间满满地都是令人起鸡皮疙瘩的情话。
送别那一日,杨斐就看出来顾明珠对自己的态度已经转变,虽然大抵是因为柳永那一首词。
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顾明珠对自己态度的转变。
这段时间忙上忙下,都忘记给顾明珠写书信了,若非今日收到老丈人的书信,杨斐都记不起来大兴城内还有一位佳人在等着自己娶她。
正好自己要给老丈人回书信,顺道也给顾明珠写一封。
刚想收笔,忽然想起什么。
杨斐又另取一页纸,提着毛笔沉吟良久,才继续写道。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虽然没到七夕,但并不妨碍杨斐抄诗词。
两人正分别两地,用这首词来表达自己的思念最合适不过,有柳永的《雨霖铃》在前,又有这首《鹊桥仙》。
杨斐不相信古代的女子能招架得住。
撩妹嘛,不寒碜!
写完给顾明珠的书信,杨斐开始给老丈人写书信。
给老丈人的书信就简单多了。
杨斐将自己对山民的政策写进去,并且告诉老丈人山民即将从山里出来。
随后又告诉老丈人不必担心自己没法应对,让老丈人想办法继续从豫章、九江两郡薅人过来,他这里统统吃得下。
反正历史上江西填这填那的,现在填一下岭南怎么了?
再说了,这些迁过来的人回头指不定怎么感谢老丈人呢?
后世那些祖籍不在两广,而是迁移去两广地区的,他们哪个不庆幸自己老祖宗迁过去了。
尤其是从环江西经济圈的圈内迁移到圈上的南海郡,也就是后世的广州,日后就算祖祖辈辈种地,等到了拆迁之时也能发财。
妥妥的做善事。
两封书信写完,杨斐慎重地用火漆封缄,交付给下属。
随即,一匹矫健的快马从郡守府疾驰而出。
这时,薛明来报:“王爷,三名家主看完仓库后决定全盘接手。”
杨斐点了点头。
“两百万贯想要改造岭南远远不够,白糖厂可以启动了。”
“他们接下那些书画玉器后估摸着没钱收购甘蔗,你让他们从本王这里拿钱,甘蔗的价格按照市场价来收,我要让百姓看见种植甘蔗带来的好处。”
让百姓亲眼见证种植甘蔗的巨大收益,让他们感受到种植甘蔗也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比任何言语的宣传都更为有力。
甘蔗的种植时节,大抵在春季三月或是秋季九月,成熟周期则为三四个月,同样可以一年种植两茬。
杨斐记得穿越前吃甘蔗,就是在暑假和寒假两个时间段。
上半年种植时间已经过去,下半年的种植可不能再错过了。
现在的甘蔗不像后世,现在种的甘蔗都是百姓自己随意种一点尝尝味道,或是少量种植,卖给城里的有钱人,销量不多,因此种的也不多。
这点甘蔗用来制作白糖根本不够,也是杨斐之所以告诉三位家主白糖前期主要是卖给王公贵族的原因。
产量实在少。
可一旦杨斐收购甘蔗的事情传开,百姓们见有利可图,在保障粮食种植的前提下,也会种植一些甘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