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商业司 (第2/2页)
岭南民生集团南海郡郡守府持股七成,剩余的三成则由杨、孟、高三家平分。
尽管郡守府的持股比例高,但现如今郡守府几乎没有田税进账,商税改革也尚未推动,只有个零头,几乎忽略不计。
那么官员的俸禄,灾民的肚子,民生基础建设等都需要郡守府出钱,在岭南雪糖、各地玻璃工坊彻底敞开了卖之前,都得由郡守府一力承担。
再加上明年杨斐还需巡视诸郡县。
零零总总的花费加起来,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也幸亏王爷力排众议,破天荒的想出让官府参股经商,使得郡守府得以支撑日益庞大的消费压力。
萧景则笑道:子清勿忧,王爷既然决定修路,必然有周全的谋划。”
杨斐点了点头,说道:“不错。”
薛明立刻拱手询问道:“还请王爷明示。”
杨斐看向萧景,道:“本王有意效仿朝廷的户部,设立商业司。此部门将负责与商人沟通协作,规范商业行为,为前来岭南的商人提供商业交易便利。”
“只要明年年初多签几个大单,郡守府的财政问题会得到有效缓解。”
【其实户部在隋朝时叫民部,李世民登基后,为避讳民字,改为户部,不过户部这一称号深入人心,本书沿用户部】
杨斐在构想设立教育部的初始阶段,便已萌生这一想法。
只是那时岭南雪糖尚未上市,也没有玻璃工坊与造纸工坊,因此暂且搁置。
但随着岭南雪糖开卖以及洪复的到来,加之即将开始的基建工作,让他意识到设立商业司已迫在眉睫。
除去以上说的,他还计划将商业司作为平台,推动商税革新。
尤其是岭南民生集团,必须带头支持商税改革。
岭南民生集团不仅是南海郡的经济支柱,更是整个岭南地区的产业龙头。待杨斐明年巡视诸郡县之后,岭南十八郡都要在其中参股,共同推动岭南的全面发展。
以岭南雪糖为例,不仅南海郡可以生产,岭南各郡也可效仿。
当地百姓种植甘蔗,岭南雪糖工坊直接收购,就地制作,不仅大大节约了时间,更减少了运输的成本,能够显著提升当地百姓的收入。
类似的水泥工坊也是同理。
这就相当于成立一家王企,然后在各郡开设分部,各郡也可以因地制宜,开设郡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企业。
总而言之,岭南不禁官府参与经商,但官府不能直接经商,而是需要通过商业司作为桥梁。
官府只监督,不参与管理。
管理层必须是内行人,避免外行领导内行,弄出各种令人啼笑皆非的骚操作。
杨斐绝不想看见自己呕心沥血营造出来的商业氛围成为一个笑柄,谁看了都摇头的那种。
萧景见王爷看着自己说出这番话,清楚自己的清闲日子也到头了。
掌管商业司,不仅需要深谙官场之道,更要通晓商道,擅长人际往来。
细细想来,也唯有自己能够胜任。
萧景不禁报以苦笑,不待王爷开口,便主动请缨:“王爷,臣愿担当此重任。”
杨斐见萧景自告奋勇,当即颁布王令:“即刻起,设立商业司,任命萧景为商业司司长,秩比郡丞。另增设两位副司,协助司长共同治理商业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