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瘤子 (第1/2页)
另一边,石矶教授看着面前的后台监控,见到蔡匀果然搜索了启能,嘴角忍不住露出一抹得逞的笑意。
臭小子,还抓不住你的小辫子。
随手给蔡匀打上一个重点关注的标签,就没再继续关注了。转头把注意力放在了刚提交的报告上。
报告的标题用红字鲜明的写着《辅助战兵计划第十七次失败总结报告》。石矶教授的脸色很难看,这一项持续了近八年的计划已经快把实验室拖垮了。如果继续失败下去,虽然集团那边不至于追责,但是她这白骨实验室可能就要关门大吉了。
集团不是善堂,内部的竞争颇为激烈。而且蓬莱生化集团和昆仑重工集团还不一样,蓬莱生化实验室众多,只要是有能力的科学家,他们就愿意为其投资开设实验室。昆仑重工则不同,他们除了集团直属的十二家核心实验室外,更愿意通过项目合作,把项目外包给私人实验室。所以围绕着昆仑重工,有数千家合作实验室,虽没有从属关系,却合作密切。
不同的经营模式,造成两家集团的竞争压力有所差别。蓬莱生化的压力源于内部,虽然每年集团会按照实验室级别划拨一部分经费和资源,但这一部分远不够实验室的运营。而实验室真正的资金来源大头其实是技术应用于集团产品,销售后的对应分成。
所以石矶教授这么一项核心研究八年还迟迟不出成果,也就意味着她一直在吃老本。一旦集团的产品更新迭代,她原来的那些技术分成减少,很有可能就无法再支撑这么大一所实验室的开销了。
这方面,昆仑重工的那些核心实验室就舒服太多了。他们就像包工头,压榨那些合作的实验室,完全不用担心自己的日子。
蔡匀在查询了大量文献后,终于在一些只言片语中拼凑出了他想要的答案。
暗星炉和神经网。前者出处不详,几乎同时被两大集团获取,进而引发了科技的大跳跃。后者倒是来源清晰,出自太上通讯,本来只是为了让玩家身临其境的一套脑机接入的游戏设备,不知为何突然技术突破,就达到了军用需求。
灵气就是由这暗星炉产生的,只是查不出原理。相关暗星炉的信息都是高等加密,最少需要一级研究员的权限才能查阅。能查出这么一个名字,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倒是所谓启能算是搞明白了,长期驾驶以暗星炉为能源,神经网为操作系统的机甲,有一定概率驾驶员产生错觉分辨不清人机,暗星炉产生的能量会有几率在其体内复制出类似于机甲内部能量循环的存在。
只不过这种概率并不高,凡是能启能成功的,无不被各方势力争抢。这类人现在有个全新的称谓,机师,代表了当前世界个体的最强战力。
目前研究启能的实验室很多,属于当今科技的主流方向。只不过看起来并没什么有效的进展,起码蔡匀目前能查的三级研究员权限的资料中来看,非常浅薄。当然了,也不排除那些集团的核心实验室有更先进的研究成果。
蔡匀这才搞清楚,原来不是宇宙中灵气浓厚,而是一些新的飞船也使用了暗星炉,所以内部充满了灵气。至于他两趟飞船都是新型号,倒也不完全是运气好,只是因为他走的蓬莱生化集团的订票渠道,自然是更安全舒适的新型飞船的概率更大。
这也就意味着...这白骨星的灵气浓度也不错,说明实验室内有着不少暗星炉在运行。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申请到一台的使用权。
不对啊,蔡匀突然想到碧云那丫头可是启能成功的。之前只是觉得这位和师姐同名的少女出手大方,古武得名师传授,家世应该不俗。但现在看来,自己还是小看了,能有资格长时间驾驶机甲,这起码也要是某个诸侯国军方大佬才有的权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